為深入了解東北地區縫制機械行業市場及產業鏈下游相關企業發展情況、5月6日-8日,中國縫制機械協會楊曉京理事長赴遼寧、吉林等地,對大連大楊集團、李爾集團(沈陽)、沈陽聯興等企業進行深入走訪調研,并分別與遼寧司法系統、吉林司法系統、遼寧省紡織服裝協會、吉林省服裝服飾行業商會等機構和行業組織主要負責人進行了座談交流。中國縫制機械協會市場工作委員會副主任、上工申貝(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常務副總裁李曉峰陪同調研。
大楊集團是國內梭織全品類服裝知名生產企業,年生產能力1100萬套,尤其在西服高定領域享有盛名。近年來,企業專注主業,始終堅持全領域科技創新,在縫制機械企業緊密配合下,在生產制造環節構建了領先的數字化+信息化管理架構和生產流程優化再造。
李爾集團是全球頂級汽車座椅及電子電控系統供應商,為“BBA“等眾多汽車品牌提供產品和服務。企業以自動化、互聯化、電子化、共享化為方向,打造極為高效的精益生產和產線自動化,實現了數字化轉型升級。
遼寧、吉林司法系統的企業加快服裝制造承接步伐,與多家縫制設備企業建立了穩固的合作關系,并在人員技能提升、職業培訓等多個領域,與行業企業展開了深度合作。
沈陽聯興多年來扎根當地市場、針對不同用戶的需求特點,調整戰略方向和產品架構,積極整合行業品牌資源,加強與整機企業聯動配合,積極應對市場格局變化,取得了一定成效。
楊曉京理事長指出,本次調研、充分感受到東北市場的多樣性和特殊性,更看到了極大的可挖掘空間和需求潛力。未來、行業企業應從三個層面入手,加快市場拓展和開發:
首先,深化綜合服務。整機企業、商貿企業應進一步強化廠商聯動、構建貫穿需求全流程的綜合服務體系,加快對東北區域市場尤其是重點用戶企業的了解和摸底,堅持深耕細作,針對用戶的差異化發展特性,以用戶實際痛點為導向,在售前、售中、售后等各環節提供定制化服務,實現價值傳遞、增值服務。
其次,堅持創新驅動。在不斷增強設備適用性基礎上,以整廠解決方案、產線規范規劃等更高層級,提升產品力供給質量。圍繞效率提升、管理優化、產能布局等核心需求,引領設備產品的科技賦能、性能提升、應用拓展,用現代信息技術、數字技術、智能化應用,改造傳統工藝,提供堅實保障和轉型助力。
第三,加強行業交流。未來中國縫制機械協會愿與產業鏈行業組織、用戶企業一道,圍繞信息交流、產業互動、市場開拓、標準化制定、職業技能培訓等各領域,搭建起企業之間、行業之間、協會之間的有效平臺。采取多維度、多形式、多角度的手段和方式,為東北地區產業鏈高質量發展貢獻行業力量。